沪漂四周年记实
沪漂四周年记实
沪,上海,我来了、我到了,海上。恰如其名,漂。
2016年9月11日,我们夫妻带着期望与行李,坐高铁来到上海七宝。迎接我们的是沥沥的小雨,许是让我清醒,雾气十足,看不清前方的路,不知道方向。
因为孩子在上海毕业并工作,房屋也是孩子提前租金支付好的,一室一厅,交通便利,南国花园302室。虽然只有52平方,但可以满足二人居住之需要。
1986年7月我参加工作,到2016年正好30年,按照公务员法可以退休。记得只是可以,这其中的含义是太不相同的。
进入检察院,只是一个小意外,我是安农植物保护毕业的,毕业后水稻收获,时间充足便自学法律,那里只有专科,本科开考是好多年以后的事。1994年中秋前,全国法检增员补编,家人戏说可以一试,记得报名费65元,有点舍不得,主要是没有必要,我已经是农艺师多年了,又是老本行,没有压力。凭专科证书,考了试了。
进入检察院,主要是想留在县城,没有选择法院,因为法院有基层法庭。可是不巧,因为我的主管局长,也是我父亲的同事、我的同乡邻村,有意提携、许是惜才,又有一位同校友同专业的师叔鼎力举荐,一个农业广播学校的副校长,是个副科级,老师待遇100%,高定10%,很难拒绝。所以找了约30-40位亲朋好友,帮忙做主管局长的思想工作,劝其高抬贵手。
检察院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侦查监督全省十佳、连续十佳、检察理论研究连续三年二三优等奖,还有2003年全国检察系统复合型千人、那些发表的论文。。。。。。俱住矣。
不提也罢。罢啦。曾经热血青年吧。理想与现实而已。
检察院难进,当然出来也不容易。此处与进入时差不多的情况,从略。
选择上海还有:2013年我通过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现在称代理师。
上海有知识产权法院,也是决定的参考因素。心动+行动。来了。
当然我有一条退路=还有必要时的黄浦江嘛。要有勇气。
好友益师推荐,来到现在工作的律所,每天上班一样,风雨无阻,有时七宝根本上不了地铁。9号线,您知道的。
四年来,承蒙校友及同乡不弃,业务也是个人认可的。
换了一个工作岗位,对自己同样是严峻的挑战,我喜欢这一点。
一直有个做律师的那个梦。
虽然没有358规律,也还是稳定前进。
是以为记。四周年。
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宁人负我,我不负人!
习惯了上有汗水、中有露水、下有泥水的农田生活。所以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干一行、专业一行。行行称职吧。
实现我的律师梦!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