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举证责任 证据种类与范围 过错认定 死因解剖及鉴定程序 医疗纠纷案件常用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一般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举证责任 证据种类与范围 过错认定 死因解剖及鉴定程序 医疗纠纷案件常用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举证责任之三:一般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举证责任】患者依照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损害责任的,应当对下列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一)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
(二)患者有损害;
(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或者存在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情形之一;
(四)过错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患者无法提供前款第(三)、(四)项证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医疗损害鉴定。
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或未尽到相应的诊疗义务。
10.1.8 如果患者已经死亡,患方对死因是否持有异议;
10.1.9 是否对医疗行为进行医疗损害鉴定;
10.2.7 死亡病例中,医务人员对死因是否明确,是否已经向患方书面告知如对死因持有异议需要进行死亡原因鉴定;
10.2.8 是否对医疗纠纷进行医疗损害鉴定;
证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病历资料(包括门、急诊、住院病史,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医药费清单,外配处方等)、影像学资料、与纠纷有关的现场实物保全的证据(包括药品、输液和输血残留液及容器、注射器以及服药使用的器皿等)、死亡原因司法鉴定意见、护理证明、误工及收入证明、交通费单据、住宿费单据、抚养/赡养/扶养证明、残疾器具证明、身份及亲属关系证明。
医务人员是否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是否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患者或近亲属书面同意;或患者对死因有异议,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书面向患方告知进行尸体解剖,明确死因;
王平律师刑事知识产权:
29.3.1 律师对某些死亡原因不明或者患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指导医疗机构书面告知患方在48小时之内提出尸体解剖申请,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
29.3.2 患者死亡,患方对患者死因持有异议的,代理律师应当告知患方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尸体解剖申请;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
29.3.3 医患双方均可提出尸检请求,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29.3.4 尸检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尸检时,医患双方可派代表参加尸检过程。
29.3.5拒绝或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有拒绝或拖延一方承担责任。
30.8 患者及其亲属是否存在不配合诊断、治疗、护理行为,包括但不限于:30.8.7 对猝死或其他死亡诊断有异议又拒绝进行尸体解剖的;患方有上述行为之一的,除了医方没有履行说明告知义务外,即使发生医疗损害结果,医疗机构可能不承担民事责任或可免除、减轻医疗机构的民事责任。
第47条 患者就医后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医疗机构已书面告知患者一方进行尸检,如因患者一方的原因未行尸检,导致无法认定医疗行为有无过错或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患者一方应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如因医疗机构未书面告知而导致未行尸检的,由医疗机构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81.4 对于超过法定尸检时间的,如果影响死因判定的,应当坚持尸检请求;
81.5 双方认可鉴定结论的,及时建议处理尸体;
【举证责任之九:患者死因的举证责任】患者就医后死亡,医疗机构与患者近亲属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医疗机构应当书面提示患者近亲属进行尸检。因医疗机构未尽提示义务导致无法查明死亡原因,致使无法认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或者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医疗机构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医疗机构建议患者近亲属进行尸检,但因患者近亲属的原因未进行尸检,导致无法查明死亡原因,致使无法认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或者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患者近亲属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代理医方:1. 患者及其亲属是否存在不配合诊断、治疗、护理等行为,例如:(7)对猝死或其他死亡诊断有异议又拒绝进行尸体解剖的;
尸体解剖程序
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当事人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向可以承担医疗争议的尸检机构提出尸体解剖申请,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尸检申请由医疗机构提出,但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死者近亲属不同意尸检的,应当有书面签字记录;拒绝签字的,医疗机构可以邀请公证机构对拒绝签字的情况进行公证。
医疗纠纷案件常用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七章 医疗损害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7.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9.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12.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13. 护士条例
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9.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20.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21. 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
22.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23.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24. 医院药剂工作条例
25.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6. 处方管理办法
27. 消毒管理办法
28.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30. 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3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2.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33.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34.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35. 卫生部关于对执业助理医师行医有关问题的批复
36. 卫生部关于取得医师资格但未经执业注册的人员开展医师执业活动有关问题的批复
37. 卫生部关于医学生毕业后暂未取得医师资格从事诊疗活动有关问题的批复
38.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
39.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40.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颁布时间】2017-12-13
42 最高法院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裁判规则14条
43 安徽 律师办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操作指引
44、上海 律师办理医疗纠纷案件操作指引 2014年11月
45、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审理指引 20150123 广州中院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