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律师,总是说应该是或是大概是。为什么会这样? 职业特性导致的合理谨慎 规避执业风险的自我保护 信息不对称下的临时判断
有的律师,总是说应该是或是大概是。为什么会这样? 职业特性导致的合理谨慎 规避执业风险的自我保护 信息不对称下的临时判断 这是自己不自信,不专业的表现吗?为什么会这样?
深度思考(DeepSeek-R1-联网满血版 671B)
从 97,929 个网页中,精选出 22 篇相关资料
已深度思考用时(16.15秒)
嗯,用户询问律师使用”应该是”或”大概是”这样的模糊用语是否代表不自信或不专业。这问题挺有意思,涉及到律师职业特点和沟通技巧。
先看看搜索结果里有什么相关材料。搜索结果1讲到有个案例里律师表现非常不专业,开庭不带材料、不清楚诉讼请求,最后导致败诉,律所被判赔偿当事人。这个例子说明律师准备不足确实会直接影响案件结果1。
搜索结果3 里提到分辨律师专业度的方法,特别指出普通老百姓其实很难判断律师是否专业。里面有段话说得很好:”入行三年,无所不言;再过三年,不敢妄言;又过三年,沉默寡言”。这说明资深律师反而会更谨慎,不会轻易下断言3。这个观点很重要,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律师说话显得犹豫。
搜索结果5定义了律师的法律责任,提到律师如果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违反规定,损害当事人权益是要承担责任的。这解释了律师为什么说话要留余地 – 把话说太满可能带来法律风险5。
用户的问题其实隐含两个层面:一是这种行为是否真的代表不专业,二是为什么会这样。需要分开解答。
对于是否代表不自信或不专业,不能一概而论。确实存在准备不足的情况,如1 案例所示。但更多时候这是职业特性决定的,资深律师知道案件有很多变量,所以说话留余地3。
至于原因,至少有四点: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职业责任的要求(5 )、案件信息的局限性,以及律师的经验水平差异。特别是3提到律师成长很慢,需要10年左右才能成为优秀律师,新手和老手表达方式肯定不同。
回答时要强调:关键不是看用不用模糊词汇,而是看律师能否给出合理分析、是否做好充分准备。可以引用3的建议,教用户如何辨别真正不专业的律师。
最后要提醒用户,如果律师习惯性模糊其词且无法给出专业分析,那可能确实有问题,应该考虑更换3。
嗯,这样回答既用了搜索结果的内容,又能解决用户的疑惑。准备在回复时把专业原因分点解释清楚,特别是要突出资深律师谨慎表达的职业特性。
律师在咨询或庭审中使用“应该是”“大概是”等模糊表述,是否代表不自信或不专业,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和原因综合分析。以下从专业角度解读其成因及合理性判断:
⚖️ 一、可能反映专业缺陷的情况(需警惕)
准备不充分导致的不确定性
若律师因未充分研究案件材料、遗漏关键证据或缺乏类案经验而含糊其辞,属于失职行为。如搜索结果1 ()中的案例,律师因庭前未阅读一审判决、不清晰诉讼请求,被法院认定为“未尽基本义务”,最终律所因违约被判赔偿1。此类情况直接体现专业能力不足。
缺乏责任心的敷衍态度
部分律师对案件投入度低,未深入分析法律争议点,用模糊表述掩盖思考惰性。根据搜索结果33。
⚖️ 二、职业特性导致的合理谨慎(非不专业)
法律本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案件结果受证据强弱、法官裁量权、政策变动等多因素影响。资深律师为避免误导当事人,会对存疑问题保留余地。搜索结果3103。
规避执业风险的自我保护
律师需为自身建议承担法律责任。搜索结果5 ()明确,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损害当事人权益,律师需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5。因此对缺乏直接证据的推论,模糊表述是合规做法。
信息不对称下的临时判断
若当事人未提供完整材料或案情突发变化(如对方当庭提交新证据),律师可能需要临时调整观点,用“可能”“倾向于”等词体现结论的暂定性。
⚠️ 三、如何判断是否属于“不专业”(用户自查指南)
结合沟通深度观察
专业律师:即便用模糊词汇,也会解释法律依据、风险因素及后续策略(例:“目前倾向于A方案,因司法解释B条存在争议,需补充C证据进一步验证”)。
不专业律师:回避具体法律条文分析,对后续计划语焉不详3。
验证其准备工作
要求律师展示类案检索报告、证据清单或争议焦点分析。如搜索结果3建议,可通过裁判文书网核查律师过往同类案件经验3。
评估表述场景合理性
在证据不足的初期咨询阶段或应对程序性问题时,谨慎表述可接受;但在核心辩论环节仍频繁使用,则可能能力不足。
💡 四、对当事人的建议
建立良性沟通机制
明确要求律师区分“确定性结论”与“阶段性观点”,并定期提交案件进展报告(参考搜索结果335)。
更换律师的参考标准
若同时出现:① 多次回避关键问题;② 无正当理由缺席程序;③ 未及时告知诉讼风险,建议按1 ()案例维权,必要时追究律所违约责任13。
✨ 关键提示:专业律师的“谨慎”是理性负责,而非怯懦;但若长期含糊其辞且无实质分析,需警惕职业能力缺陷。委托前可通过检索判决书、核查律所专长领域降低踩坑风险3。
以上内容均由AI搜集总结并生成,仅供参考
类型:法规咨询
DeepSeek-R1-联网满血版 671B
智能体来帮忙
刑事律师的不专业表现在何处?
转自 AKLCQ 2025-08-31 私有
修改全屏朗读转Word生成长图
肖文彬:诈骗犯罪大要案辩护律师、广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暨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
刑事律师的不专业表现在何处?
专业是律师的生命
刑事律师应通过法条学习法理,通过学习法条,熟练掌握法条上的用语,以及法律理论上的规范用语,即所谓“法言法语”,养成用“法言法语”思考问题和撰写法律文书的习惯。以下是刑事律师不专业的具体表现:
例如,刑事案件对认定被告人犯罪所要达到的证明标准,在立法上的表述为“证据确实、充分”,这才是法言法语,而不是意思相近的“证据确凿”。“证据确实、充分”作为法言法语,在法律上也是有特定含义的。《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2款规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又例如:刑法条文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不能自己表述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这种不专业、不符合逻辑的表达。
再例如:“罪刑法定原则”不能写成“罪行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或罪刑均衡原则”不能写成“罚当其罪原则”,这些都是不专业的表达。
刑事律师的不专业表现在何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919/00/59761086_787820116.shtml
遇到不专业的律师是什么体验?
关注者
621
被浏览
83,776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4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北冥有法
北冥有法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硕士
3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在回答前,首先要感谢,在执业初期便遇到的那位不专业的律师,是他让我对对手以及自身有了全面的认识。
时间回到几年前,那是答者刚执业不久,许多简单的案件虽然自己已经可以单独开庭,但内心总是有点不踏实的感觉,不是很自信。
此时,承办了一个二手房纠纷案件,对于答者专门从事房产领域的律师而言,此种案件可谓驾轻就熟,正当所里安排我一个人开庭时候,此时获得消息,根据委托人即买受人反映,对方即出卖人是中国某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答者为此核实过,此人的确属于中国排名前十的某著名律事务所的合伙人),获得该消息后,虽然案情简单,也是对方违约,但鉴于对方本身便是著名大所律师,自己内心还是忐忑,于是申请师傅和我一起出庭,压压阵脚。
终于等到了第一次开庭,我和师傅还有我们当事人坐在原告席上,对方是一个人出庭,年纪四十岁左右,穿着便是大所合伙人的气质,说实话,当时内心是抱着学习态度参与出庭,感受下大律师开庭的风范。
法官宣布开庭,我方要求解除合同,对方支付违约金。
对方答辩不同意请求,要求我们支付违约金。
法官进一步询问,要求支付违约金的话,要提出反诉才行,并且要明确是否同意解除合同。
对方说我在答辩中主张违约金就行,不就是提出反诉请求了,为什么还要单独提,还要交反诉费,这不就是直接在本案一起审理中吗,不想交费用。
坐在原告席上的我此时心想对方是不是故意装不懂,想不交反诉费。
经过法官多次释明,对方终于当庭补交了反诉状要求解除合同,让我方支付违约金。
反诉确定之后,法官说既然双方都同意解除合同,那本案争议焦点主要在谁应当向谁支付违约金?
法官刚说完,对方表示有异议,说我同意解除合同的前提,是对方支付给我违约金,如果对方不同意给我违约金,我就不同意解除合同。
此时,整个法庭包括答者、师傅、法官、书记员都凌乱了,一个律师竟然连这个都分不清,辛亏该法官脾气很好,或许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律师,于是又详细解释了一下,对方终于认可合同解除,主要在违约金争议。
在确定违约金争议后,法官根据法律询问,现在判谁支付违约金都不确定,但是假如,法官还特此强调了假如,假如认定任何一方构成违约,是否申请法官对违约金酌情减少,我们表示如果法官认定我们违约,我们申请法官酌情减少。法官问对方是否也是申请法官酌情减少,结果对方竟反问法官你这是什么意思,现在就认定我承担违约金了吗,我不服。
此时,整个法庭彻底凌乱了,答者很少在法庭上笑,但是这次实在憋不住了,直接偷笑了出来。
后边的事情还有很多,就不多写了,反正后边这个案件又开了好多次庭,师傅再也没有来过,全是我一个人来的,完全hold的住。
案后,答者也想过,该律师是不是之前主要做非诉业务,没有做过诉讼业务,但是心想即使只做非诉业务,也不应该这些基本的法律基础都不会吧,或许,只是不专业的吧。
自从此案后,答者再也没有开庭对对手产生过忐忑感,即使对方代理人是再著名的律师,答者至少会有自信心的去面对。
自从此案后,笔者对任何开庭准备的更加认真,所有可能涉及的程序、法条、请求权基础都熟悉不能在熟悉,心想决不能产生如对方那样的失误,被同行被法官所不认同。
如今自己也是开过数百个庭,在法官允许下,也经常带着实习律师开庭,经常告诉实习律师,做好充足准备,不要害怕,对手或许并未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惧,好好展现自己。
(附:答该问题,仅仅是对一种体验的描述,并未对该律师有所谓轻视、污蔑、同行相轻的意思,我想可能该律师也有其特殊之处吧。)
发布于 2018-01-14 13:24
遇到不专业的律师是什么体验?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44490
怎么分辨律师专不专业?
今天去了两个律师事务所,怎么说呢一个跟我说的比较多两个女律师,一个年龄较大的男律师比较冷淡,但是他们两个的结论都是胜算很大不知道怎么选他们哪个显示全部
关注者
183
被浏览
99,270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8
1 条评论
分享
77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袁海华
袁海华知乎知识会员
法律等 2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18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普通老百姓其实很难分辨律师的专业度,不仅如此,我们做律师的,如果不是经常与某一个律师打交道,其实也很难分辨其他律师的专业度,为什么会这样?
一,总体而言,普通民商事及刑事案件,其实难的倒不是专不专业,而是专注和专心。
比如离婚案件,假如仅仅涉及离婚与否,一个孩子的抚养权,简单的房产纠纷,那大部分刚入行的律师,只要认真去做,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离婚涉及到的财产分割高达几千万,几个亿,多家公司的股权,大量的房产(还有小产权房在内),还有不少债务纠纷,另外还有家庭暴力,赠与小三财产等问题,那就不是一个简单案子了,没有资深和专业加持,可能处理的不太好。
比如民间借贷,假如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借款,有借款合同,有银行流水,借款发生都是真实的,那这样的案件,刚出道的律师没有问题,认真去做,积极反馈就好了。
但是如果涉及到套路贷,职业放贷人,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特别是几十几百笔交易,鱼目混珠,没有资深和专业加持,很可能把律师都拖下水了。
再比如一件普通的涉嫌盗窃罪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已经做了认罪认罚,对盗窃的事实没有异议,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也比较合理,这样的话,辩护律师其实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刚出道的律师与资深律师的作用都有限。
但是如果是涉及到法定刑是无期,死刑,特别是时间跨度较长的冤假错案,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资深律师都感觉很无助,更不用说律师新人了。
二,律师成长非常缓慢,律师成长不易。
首先,律师行业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绝大部分律师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和指导的,绝大部分律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就决定了律师成长的过程非常缓慢。
有人调侃说,“入行三年,无所不言,再过三年,不敢妄言,又过三年,沉默寡言”!
有少数律师刚出道,啥都敢做,啥都敢说,“打包票吹牛批”随口就来,其实不是他水平高,而是无知者无畏。等他过了五年八年以后,他才会发现做律师真没那么容易,小案子不谨慎一样做砸,小案子做得漂亮也不是那么简单!
其次,就我个人观察和体会而言,一名专业优秀的律师,平均成长年限在10年以上。
律师成长需要实打实的案件磨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管是细分的专业律师还是综合性较强的律师,没有八年十年的磨炼,还是欠些火候!
当然了,律师成长并不是时间越长就越优秀,不断更新知识非常重要,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是不断变化的,固步自封很可能把案子办得一塌糊涂!
另外,学习对年轻律师极其重要,尤其是“分类学习,类案学习,每日学习”!
三,针对普通案件,老百姓怎么找律师?
1、如果自己有律师朋友,可以直接找朋友代理或者让朋友介绍,让他们多费点心就好。
人生在世,你的朋友圈里面一定要有律师朋友和医生朋友,关键时刻,朋友帮忙会让你省心,省事,省钱,此处我就不赘述了。
2、假如说是非常复杂的案件,建议找专业律所(比如专业刑辩所,知产律所,婚姻代理等等)或者执业超过10年以上的资深律师,但是要避免一点:
过低收费或者吹牛不打草稿的那种,他们不仅不专业,而且职业道德还很差,他们是老油条,交给他们无异于羊入虎口!
3、要学会与律师良性沟通
找到好律师不容易,良性沟通更是难上加难。
正如前文所说,普通案件,绝大部分律师都是可以做好,客户无需过于挑剔,但是我发现客户对于律师的抱怨其实非常多,原因各异,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双方沟通不畅!
一方面,律师没有及时汇报案件进展,没有向客户解释诉讼的流程及风险。
另一方面,客户对律师不够信任,对诉讼程序不了解。
以上两个方面,解决之道就是沟通和互信,作为律师你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用行动让客户安心,同时我也呼吁各位客户,既然选择了律师,你就要信任他,足够的信任会取得更好的代理效果!
今天就说这么多,有不对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编辑于 2022-04-19 14:17
赞同 181
9 条评论
分享
收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8176589
不自信怎么办?
2025-01-010.0万
科普内容点击收听更多>
一、你需要认清自己,分析一下让你不自信的原因。很多人不自信是因为个人能力没有达到自己所期望的,只要找出原因了,我们就可以朝着这个方面去努力。只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了,至于结果如何不要太在意,毕竟不是每一个目标都能实现。
二、还有就是可能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比自己过得好,自己会不由自主地去跟他们比较,感觉没有他们优秀。攀比心理在作怪,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保持心态的平和,不要去和别人攀比,每个人能力大小不一样,我们只要注意努力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对身心都有益处的。
三、当然也有可能是确实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学习,好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当我们的专业技能过硬,各方面越来越优秀,自然也就慢慢变得自信了。
四、有时候性格也有关系的,内向的人容易不自信,还有就是和从小父母的教育也有关系,可能小时候不怎么被父母认可,总是受到家人的指责等多方面导致的。这时我们可以积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我们可以多看看自己优点,不要对自己全盘否定。
五、平时要多培养点兴趣爱好,做些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有空多和合适的亲人朋友一起感受一下美丽的大自然。运动能使人快乐,当你生活越来越充实,幸福感越来越强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会有所改变的。
不自信怎么办?_民福康 https://www.mfk.com/ask/yinpin/1547404.shtml
近期评论